开发离岛资源 擦亮香港游招牌

时间:2024-05-21 来源:香港文汇报

高佩璇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汕头社团总会主席

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对疫后振兴经济、提升民众信心具有独特作用。但是,近年内地游客对旅游以及购物的需求有明显变化,香港旅游业需要进行变革。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会见文体旅局局长杨润雄时提出,要树立「香港无处不旅游」理念,充分发掘香港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新路线新产品。他说,香港旅游业发展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多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走高质量特色化之路。夏宝龙主任又提示,把香港「最佳旅游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香港无处不海,山水相连,260多个离岛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南中国海各处,绝大部分没有开发,无人居住。多年前有企业向政府表示,有意开发一些无人岛屿,但未被采纳。也有特区政府官员曾提出开发离岛的思路,最终也没有下文。

环境清幽观光价值高

事实上,海岛因其清幽,远离喧嚣,甚至具有探险元素,深受都市人喜爱。据悉,全球目前有数千个得到现代化开发的岛屿,被视为不可复制的稀有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

广东省早前发布了《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其中深圳将重点加快发展赖氏洲和洲仔岛两大海岛。前者是被称为深圳世外桃源的「西冲情人岛」,建成后势必成为网红打卡地,前景被看好;后者紧靠大小梅沙海滨旅游胜地,总面积仅3,028平方米。其中严格保护区面积达1,141平方米,适度利用面积和限制利用面积分别才900多平方米,建成后将配合大小梅沙旅游及海洋文化科普,日最大旅游人数将限制在500多人以内。

香港离岛的旅游资源同样具有吸引力。著名的南丫岛、长洲等,早已成为中外游客必游之地,更是港人引以为傲的休闲踏浪之处。这可以作为未来小岛开发的借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加上国外及国内小岛开发的经验,岛屿的开发可同时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而且小岛的开发,可以实现发展旅游与提升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相结合,既能为游客提供多元旅游体验,实现旅游业的多元发展,也会给本地民众提供休闲清静的生活环境。

香港有不少小岛有条件开发旅游,大屿山、长洲等岛屿,已有成熟的旅游设施和景点名胜,提供现成的经验。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香港要进一步借助其他岛屿,把小岛旅游的文章做足做透。全球有不少岛屿、海滨地区是著名休闲度假之地,香港完全有条件开发更多岛屿,使访港旅客有更多游览和度假的选择,部分岛屿甚至可被包装成盛大的婚礼场地。这些开发小岛的方案,可以填补香港旅游的空白,同时可以满足旅游界希望旅客过夜的愿望。而且,国内大部分地区属于内陆地区,内地旅客对海洋、海岛有很强的兴趣。

结合文旅提供创意空间

小岛开发需要有独特性,必须科学规划,以国际化作为定位,文旅相融合,根据香港国际化城市的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定位,采取「一岛一策」「一岛一品」的办法,展现万国风情,既有欧美风情,也有我国民族风情,令游客透过香港的岛屿,感受香港的包容与多元文化共融,令大都市文化与山海文化相映成趣,共同绽放。

与此同时,小岛开发还可以作为平台,给香港青年更多创意空间,引导他们将青春的热情和力量投身到创新发展,实现旅游业、游客、本地居民、本地创意青年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