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 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时间:2024-09-26 来源:大公文汇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在北京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夏宝龙对李家超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再次对特区政府及特区提出具体要求,鼓励特区政府乘三中全会东风,团结带领社会各界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抓具体、重实效,在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这是夏宝龙主任又一次就香港的改革话题提醒社会各界。7月23日上午,夏宝龙主任在北京会见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行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夏宝龙主任此次更进一步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强调「各领域改革」,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在本港各界引发进一步思考。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而香港如何认识改革,改革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改革,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行政长官李家超返港后表示,特区管治团队以鲜明的改革理念,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一件事一件事地做。他表示,自己的改革理念是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判断什么改革需要由零开始建设,什么改革要破瓶颈、补短板、除障碍,什么改革要固本培元,什么改革要巩固提升。他续指,改革时,要注意系统关系,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关系,改革不是为改而改,不能破坏原本成功的基因元素。香港的改革目标是什么,习近平主席曾经强调:「一国两制」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据此,香港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形成一个更符合「一国两制」这一制度特色的体制机制,利用制度特色更好发挥香港的独有优势,以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出香港的独特贡献。

如果要从更具体的层面谈改革,首先应该是问题导向。问题是改革的起因,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香港的改革,也需要从现实问题入手。围绕香港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解决各种问题。包括从制度上解决困扰香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国家的改革目标,也是香港的改革方向。

香港的改革同样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世界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层出不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着社会生产力。当前香港面临转型的重大时刻,如果再跟不上这一轮科技洪流,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后代。本届特区政府积极作为,对于经济转型,发展创科目标明确,并通过抢企业抢人才等发展创新科技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力量,令香港创新科技初露曙光。国际层面,美国对中国的恶意愈加明显,打压中国不遗余力;同时针对香港特区不断推出限制性法案,阻碍香港发展,抹黑香港营商环境。美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打压甚至抹去香港的独特地位,遏制香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

在此背景下,香港对外发展的境况变了。过去主要连接发达国家,今后更要大力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近年发展势头良好的国家。这是香港识变、应变、求变的应有之义。另外,香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依然坚持国际化优势,保持独特的作用,以金融、普通法、高端专业服务、高等教育等优势不断开拓海外,为香港生存发展,为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发展的更大机遇,同样有变革的空间。相信这也是夏宝龙主任提出的推进各领域改革中的一部分。

内地改革开放经历了40多年,并不是一蹴而就,特别是早期摸着石头过河,由点到面,形成经验。香港的改革也需要稳妥推进,抓具体、重实效,一步一个脚印,也不能「为改而改」。同时,香港的改革还需社会各界的配合,包括工商界的坚定支持。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必然与内地有诸多不同的地方,不能简单模拟。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明天更好。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潮州商会会长)